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新余站长网 (https://www.0790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十年复盘:移动终端的中场战事

发布时间:2019-12-26 10:11:53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互联网
导读:在手机行业,过去十年发生了两个现象: 第一个现象,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完成了一个彻底的洗牌,十年之前的玩家,没有一家还站在牌桌上。 第二个现象是,过去十年,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从草莽阶段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和三星、苹果这样

在 OV 崛起的这两年,线下市场受到了各大厂商的重视。当时小米、华为都开始在线下补课。小米有自营的小米之家和小米体验店,在全国开了两千多家。华为更为凶猛,直接与 OV 正面竞争,后来有 OV 门店的地方,基本上也都能看到华为了。这时候的小米已经失去了对整个产业节奏的掌控。不过,在另一方面,在手机业务被华为、OV 捶打的同时,小米抓住了 IoT 的机会,迅速把小米模式复用在其他产业,从手机周边到百货商店。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我们看来,这是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下沉市场出现机会,在打法上大家开始铺设线下渠道打信息差,核心玩家开始布局线下。

十年复盘:移动终端的中场战事

华为的“技术”

进入到 2017 年,新的情况出现了。

以往所有的智能手机厂商,包括移动互联网公司,面对其实的都是一个不断有空白、等待去填补的市场。用户就在那里,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抵达用户,说服他购买或使用你的产品。但是到了 2017 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迎来整体性下滑,那一年出货量只有 4.91 亿台,比 2016 年减少了超过 12%。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智能手机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手机厂商进入了存量市场的竞争。

出货量下滑有几个原因,一方面,线上线下渠道铺满,厂商们已经很难找到高速增长的市场。另一方面,手机越做越好,产品更耐用了,换机率也随之下降了。

这时候,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完全变样了,小米、OV 此时此刻在打的仗,其实与 2017 年之前完全不一样。

2015 年之前,小米发现了智能手机市场的空白,用一套新的打法和新的模式横空出世;2017 年之前,OPPO 和 vivo 教育了大家,下沉市场非常重要。受到竞争和增长的驱动,有实力的厂商包括小米、包括华为,都纷纷开始在线下跑马圈地。但是到了 2017 年,市场进入了存量市场,致胜点就变成了硬拼产品和技术的时候。精明的商业模式和与之相配的打法,还在牌桌上的玩家都学会了;通过渠道和营销做下沉,仍然在牌桌上的玩家们也都已经做到了。

这时候,长期战略的作用开始凸显了。时代红利的接力棒,传到了另外一家中国公司——华为的手中。华为长期对技术的投入,集中资源、饱和攻击的战略打法,以及势必拿下智能手机的决心,让华为在这个阶段取得了领先的优势。

我们先看一下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做了哪些事。

今天大家印象最深的华为手机,是 Mate 系列和 P 系列,这两条产品线早期口碑都很一般,很多人不看好华为。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华为的学习速度。今天我们看到,在高端市场,华为已经成为了最有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华为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一个原因是,华为长期以来在研发上投入的成果。

我曾问过任正非,全世界也很罕见能有一家公司,同时能做好 To B 的产品和 To C 的产品,华为是怎么做到的?任正非的回答是,华为只不过是把在做 To B 产品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些技术,用到了自己的消费者终端产品上。

从整个公司层面来说,2018 年华为在研发上投入 1015 亿元,研发人员 8 万多。相比之下,小米的研发投入是 58 亿元,研发团队 3700 人,20 多倍的差距。

另一个原因是,华为由战略决定的打法。2011 年,在华为著名的“三亚会议”上,任正非做出战略调整,宣布华为正式开启消费者终端业务。终端成为华为三条最重要的业务线之一。华为开始对智能手机,投入公司级别的资源。

什么是公司级别的资源?任正非经常讲,要使用“范弗里特弹药量”。“范弗利特弹药量”是一个军事术语,指的是:不计成本地投入大量弹药,压制对手,在对手组织起防御之前,就完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任正非的意思是,华为要集中所有炮火,攻击一处城墙,要采用“饱和攻击”的策略。当华为把这种打法用到智能手机行业上时,整个行业都见识到了这家老牌公司的威力。2014年华为在全球市场上的手机出货量只有0.73亿部,到了2018年,到了2.06亿部,有机构预测,在今年,华为将超过苹果,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二。

华为的成功是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第三个阶段——技术和产品致胜阶段。这个阶段,市场进入存量市场,行业开始变成零和游戏,在打法上大家开始硬拼技术和产品,核心玩家开始加大研发投入。

十年复盘:移动终端的中场战事

战略的边界

以上这些,就是智能手机行业在中国演进的三个阶段。从中我们能收获些什么呢?

第一,这三个阶段分别有三种不同的引擎在驱动着它,包括小米的模式驱动、OV 的渠道驱动,以及华为的技术驱动。当然,对于这个产业而言,它的演化还没结束。但我想说的是,这三个阶段,其实不仅在这个产业,在很多产业,都会出现。你可以自己想下,你所在的产业,现在是哪个阶段?是模式致胜的轻骑兵阶段,是渠道下沉阶段,还是已经到了比拼硬气功的阶段?

第二点启发,是战略的适用性和战略边界的重要性。大家会发现,没有哪一家的战略和打法能够一直正确,包打天下,它总是需要不断调整的,这是因为战略和打法总有它自己的边界。小米的互联网模式,在一二线市场阶段性饱和的时候,触达了边界,小米必须去开线下店;OPPO、vivo 线下的跑马圈地,在产业进入存量市场的时候,触达了边界;华为重兵投入、大军压境的打法,在今天的国际形势下,却被迫不得不挤在中国这一块市场,对它而言,这也是边界。

所以说,没有哪一个战略是万金油,它们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受到限制。在整个产业演进的过程中,直到今天还能坐在牌桌上的玩家,其实都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骄傲到不屑于学习,也不要谦卑到失去自我。不管是小米、OV 还是华为,其实都在彼此学习,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自我的优势。

当下这个时期,就是小米、OV 向华为学习,囤兵囤粮,比技术、比产品的阶段。当所有厂商都在攻坚技术,都在加大研发投入,手机产品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

(编辑:新余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