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新余站长网 (https://www.0790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名牌大学博士内容创业记

发布时间:2018-06-29 19:04:22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刺猬公社
导读:导读 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很多人说不出喜欢,只是凭借惯性生活。 刺猬公社 | 赵思强 英雄不问出处。 但是对于英国报姐COO徐申和“特别人类”毕啸天(毕导)来说,一个显性的标签还是能够帮助他们收到更多的信任和尊重——他们都是博士。 根据教育部公布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读

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很多人说不出喜欢,只是凭借惯性生活。


刺猬公社 | 赵思强  

英雄不问出处。

但是对于英国报姐COO徐申和“特别人类”毕啸天(毕导)来说,一个显性的标签还是能够帮助他们收到更多的信任和尊重——他们都是博士。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17年全国博士在校生34万,毕业生5万,本身在社会中就属于少数群体的博士,在内容创业行业里就更加少有。虽然看上去像是一个物化了知识的标签,但一个PhD的头衔,背后必然还是会隐藏着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故事。

抱着这样的期待,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和两个人聊了聊各自的求学经历,以及如何走上了内容创业的道路。

求学

见到毕导时他刚刚推送了一篇文章,讲如何更好的在北京地铁里生存,还是他“用科学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风格。

“刚跑到望京地铁站拍了一张头图,在地铁站把推送发出来,然后回来了。”毕导坐到我的面前,点了一个蜜汁排骨饭。

名牌大学博士内容创业记

如果能在人身上像QQ一样标上状态,毕导的状态最近从“博士在读”变成了“休学创业”,本来再过两年,毕导就可以博士毕业,但他还是选择先暂停学业,把眼前的事做好。

这个“事”指的是那个原本只是科研之余休闲用的公众号,现在毕导要靠着它养活一个团队。

“不能那么任性,想更才更了。”毕导说。

毕导觉得做内容创业还是挺爽的,这种爽感来自他自身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回顾下他的几篇成名作——“秋衣外穿”、“自动洗袜机”、“研究拉屎压水花”,几乎都可以用“只此一家”来形容。

这是每个做内容创业的人都在追求的终极目标——风格,能够有让人一眼识别出来的作品,才能让自己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里有立足之地。

毕导的这份特殊,自然来自他的理工科身份,学了八年的化工专业,赋予他的不只是个理工男的标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这种思维方式让他能够去产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毕导对理工科的敏感似乎是天生的,当大部分人面对复杂的公式、方程式,看到的只有头疼和不及格的试卷时,毕导看到了美。“这可能是一般人学不出来的感觉。”毕导说。“欧拉公式、麦克斯韦方程组这些,当我发现自然竟然有这么好的规律的时候,我感觉掌握了一种真理,学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

毕导的父母经营着一家只有他们两人的小公司,就做的是化工方面的业务。父亲本来是学语文的,因为是半路出家,所以家里经常会有一些化学方面的书,父亲在学,毕导也在学,“看这些书就像看课外书一样,每次都是津津有味地把这些化学反应学完。”

2010年,毕导高考,他所在的浙江省可以同时报五个平行志愿。毕导只写了一个——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和毕导对化工自始至终的热情相比,徐申去香港读了市场营销,更像是一次顺势而为的选择。

2006年,徐申从河南考到了香港,那时候香港刚刚面向内地招生没几年,在徐申所在的河南省,更是只提供了两个名额,文科一个,理科一个。他成了当年河南省文科唯一一个考上香港城市大学的人,去的学院是商学院。

到了香港的徐申变得特别“饿”,只要学校里能参加的活动、比赛,他都会去参与。

聊到这里的时候,徐申从办公室的角落里翻出一个蓝色的文件夹,大概两个指节厚,里面全是大学时期获得的奖状和证书。

征文比赛、商业创新比赛、急救课程、企业咨询题案、马拉松、越野赛......徐申来者不拒。

“这个最辛苦。”徐申翻到一页,指给我看。那是一个叫做“Active Learner Scholarship”第一名的奖学金证书,根据学生一年的表现打分评选,参加活动给分、写文章给分,积攒的分越多,越有可能获得这个奖学金。

名牌大学博士内容创业记

“因为是内地较早一批去香港的,能够传授经验的学长学姐很少,所以压力很大,想要尽量地融入社会。”为此,徐申还很快学会了广东话。

频繁地参加各种活动并没有影响到徐申的学业。毕业的时候,徐申拿到了一级荣誉学位,这是成绩排名前百分之十的学生才能获得的荣誉,徐申是他的专业里唯一一个拿到这个学位的内地学生,这也让他有了可以跳过硕士直接读博的机会。

“你怎么做到的?”我问他。

“少睡觉。”他说,“大学四年我基本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睡六个小时以上我会有很强的负罪感。”

“不过当时眼界还是太窄了,现在回过头看,有一半的事其实没啥用。”徐申盯着眼前的蓝色文件夹说。

毕导的本科四年同样成绩斐然,除了第一年略微有点懈怠以外,毕导从大二开始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每到期末考试前,前来找毕导答疑的人络绎不绝。

本科毕业的时候,全系有16个直博的名额,毕导以平时成绩第一,面试第二的成绩占得一席。


“想要读博是因为当时还是很有科研热情的。”毕导笑说,谁也没想到事情会像今天这样发展。

改变的开端

在做火自己的公众号之前,毕导其实早就接触过自媒体。

大三的时候,毕导被系里相中,为了锻炼毕导,系里安排他接任团委宣传副书记。

“我不行。”做宣传要办报、做人人网,做微信公众号,毕导从来没做过,有点打退堂鼓。

“不要问自己行不行,先问自己敢不敢!”团委书记请毕导在食堂吃饭,两个人面对面,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做得不好又怎么样,年轻人就该在低成本失败的时候去失败。”

团委书记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番鸡汤,让这个世界少了一个工程师,多了一个内容创业者。

担任宣传副书记的一年,毕导展现出了自己在内容创作上的敏感和能力,他做报纸,把化工系耳熟能详的化工段子做成漫画,风靡整个系。同学们看到之后觉得有趣,纷纷来分享自己知道的有趣段子,一套成熟的UGC体系悄然形成。

“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但我会把好玩有趣放在很高的权重上,核心就是希望大家爱看。”理工科出身的毕导,在最一开始就掌握了什么叫做“用户意识”。

他还做了班级的公众号,哪位同学过生日,就会给这位同学写一篇传记,有时候没被写到的人甚至会来主动投稿。也是这一年的试水,促成了后来”毕导“的诞生。

在毕导琢磨着怎么把化工系好玩的事收集起来的时候,已经读上博士的徐申开了一家公关公司,做拍卖会等活动。

创业是徐申一直感兴趣的事,当初选择读博,也是考虑到读博在时间上的灵活性,可以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能做些什么。

(编辑:新余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