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大陆”发现新物种完整骨架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59
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超级大陆”的一具完整哺乳动物骨架。该骨架是冈瓦纳兽目的首个近乎完整的骨架,这项发现为理解早期哺乳动物的演化带来了线索。 冈瓦纳的中生代(2.52亿—6500万年前)哺乳动物化石记录,远远不及[详细]
-
中国首次在太空验证3D打印技术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80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29厂研制的太空3D打印系统在地面进行试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供图(陈袁摄) 一台由中国自主研制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机”及其在轨打印的两个样件8日随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东风着陆[详细]
-
中国移动:“5G消息”APP将会重新上线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71
中国移动5月10日在部分应用商店推出“5G消息”APP,但5月11日便立刻下架。对此,中国移动11日回应说,这并非面向客户商用发布的产品,因为存在一些技术问题,该APP目前临时下线,稍后还会重新上线。 中国移动还表示,由于前期三家运营商联合发布“5G消息”[详细]
-
如何加强基础研究?科技部等六部门划重点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60
5月11日,科技部官网公布《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以下简称《重点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到,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 文件由科[详细]
-
新一代载人飞船自述:人类“终极三问”难不倒我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86
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成功返回,未来这款航天员的新“座驾”,将成为中国航天大家庭的重要成员。那么,这款新飞船以及这次试验,到底有啥意义?今天让它自己告诉你—— 大家好,我是新一代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家族的一名新成员。 5月[详细]
-
我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94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吴月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合作在西太平洋一处深海热液区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并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启示。该成果近日[详细]
-
就业歧视这道难题怎么解?律师称可以向劳动部门举报或起诉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03
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记者 梁爽)疫情影响下,企业面临巨大经营压力,原本的“金三银四”也失去了往年的热闹。就在许多毕业生、求职人员还在思考疫情之下如何实现就业“突围”时,一份当当网的招聘要求刺激了人们本就敏感的神经。 “年龄超过35岁不考虑[详细]
-
上海市消保委:寄存柜收费要与业主协商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04
丰巢快递柜宣布执行超时收费,引发争议。丰巢到底能不能收费?上海市消保委昨天就此事作出表态。从去年接到有关快递投诉案例看,共有624件与“快递送达不到位”有关,约占快递类投诉的13.9%,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是快递员擅自将快递件放入寄存柜。 对此,[详细]
-
趋利避害竟是细胞分裂的“天性”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70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细胞分裂。细胞分裂通常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部分,母细胞会在核分裂过程中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子细胞,维持生命遗传信息的延续。在中学教科书里,这一过程被描述为“平均分配”。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详细]
-
“硬核”直播,监管不可缺席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03
“虹灯区-蓝剑”“刘-不倒”“国民航帅”“小云云”……这些看似无厘头的网名背后,藏着触犯行业规范的劣迹网络主播。近日,58名网络主播被拉入黑名单,5年内在全行业禁止注册和直播。黑名单将劣迹主播请出直播行业,拉紧行业规范的第一道防线,是网络环境[详细]
-
中消协:云端消费增长快 网购问题需重视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88
根据中消协对4月30日至5月5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类情况的监测发现,今年“五一”小长假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旅游、网络游戏、消费券等领域,越是红火的地方,网络舆情越是问题突出。 监测期内,共收集网络购物类负面信息66798条。网络购物虚假发[详细]
-
远望5号船凯旋 将备战火星探测等任务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56
新华社南京5月12日电(高超、王煦之)在太平洋海域圆满完成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等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5号船,12日上午返回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累计海上作业81天,安全航行2万余海里。 针对长时间远洋航行、海上复杂气象、恶劣海况等实际,远望5号船[详细]
-
“墨子号”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23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徐飞虎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安全的卫星导航系统奠定了基[详细]
-
AI进化必须修复“注意力Bug”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61
副标题#e# 在未经充分训练的情况下,让AI关注人是容易的,但关注某个特定的人是困难的。 在美剧《西部世界》中,AI主人公觉醒,并意识到这个世界是人类杀伐决断的乐园,于是开启了反抗之路;电影《黑客帝国》中,AI将人类豢养起来,控制了整个世界……那么[详细]
-
南水北调中线设计最大流量输水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32
本报电 (记者王浩)420立方米每秒!在南水北调中线起点,长江水通过丹江口水库,穿越闸门,欢腾北上。5月9日,中线工程首次以设计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进行输水,以这个流量计算,5秒钟即可充满1个标准游泳池。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输水能力和效益[详细]
-
消费向上回暖 市场向好企稳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15
走出家门,拥抱山河湖海;“买买买”线上消费火爆,实体消费逐步回流,换季消费需求释放明显;“夜经济”又繁荣起来,街头巷尾烟火气在升腾……“五一”假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小长假,涌动着消费的暖流。5月1日到5日,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详细]
-
社科院报告:建议数字消费券作为常态化政策工具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68
央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记者 梁爽)全国已有28省份的170多个地市发放了190多亿元消费券,如何发券才能释放出最大效果?14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数字消费券助力中国经济“疫后”重建》研究报告认为,数字消费券可作为常态化政策选项,应当确立消[详细]
-
新基建风口下网络安全加速破局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65
伴随着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新基建将成为拉动消费、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与此同时,新基建也为我国的网络安全带来全新的挑战,相关企业安全能力塑造面临极大的紧迫性和挑战性。 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在[详细]
-
未来中国的空间站将建成什么样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68
副标题#e# 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正式拉开。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对于中国载人航天来[详细]
-
1元拉动8元消费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消费券精准帮扶小店经济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5 热度:185
央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记者 梁爽)为应对疫情危机、扩大内需发放的消费券,对短期内增强经济起到了明显的提振作用。170个地市,累计发放190多亿元,这是全国各地消费券最新发放情况“成绩单”。购物、旅游、教育......形形色色消费券不仅牵动百姓视线,[详细]
-
从数字农民到工业网红 在线战“疫”催热新职业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4 热度:66
4月底,上海市航头镇长达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首批55户农民拿到现房共70套,村民汪龙飞对自己的新安置房很满意,但更值得期待的是——他将成为一名“数字农民”。 长达村是盒马鲜生和上海市签订的百亿级产业基地项目覆盖村。对于村子来说,居住零散的[详细]
-
十年攻关 中国气象事业步入“芯”时代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4 热度:170
“十年磨一剑!数值预报中心成立10年来,终于有了我国自主的可为全国和全世界服务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是中国成为世界气象中心之一的主要科技支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说。 数值预报是基于数学物理学方法客观定量计算未[详细]
-
一季度电商直播超400万场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4 热度:92
一季度,全国网络零售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宅经济”成为市场热点。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详细]
-
AI工具加快新冠肺炎药物与疫苗研究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4 热度:195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正在使用人工智能(AI)来加快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和疫苗的研究。他们4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借助其开发的AI工具,可以更快速地对研究项目进行评估,从而对那些最有前途的研究优先分配资源。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详细]
-
千万年前DNA碎片或现身 是否来自恐龙存争议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5-14 热度:66
新解 根据目前的理论,遗传物质不可能保存几千万年。在生物死后,其体内的DNA就会开始降解。2012年的一项研究认为,古生物学家只能恢复距今680万年以内的生物的DNA序列。而对于在6500万年前灭绝的非鸟恐龙,其遗传物质早已消失。 但对一只生活在7000万年前[详细]